5G概念下的万物互联,以智能家居为例,是不是每个智能终端都要插一张SIM卡?
- 时间:
- 浏览:471
- 来源:装修风格-装修设计-品质装修—
5G概念下的万物万联,是依托网络、硬件、软件、云服务器共同搭建运作,而在硬件连接网络方式中,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联网方式。
通俗简单一点理解,万物万联是通过网络作为桥梁进行万物万联,而万物联网的方式目前有网线网关、AP、Wi-Fi、SIM流量卡。
以智能家居为例,智能家居的设备智能化,很多家电设备都安装上了 WiFi 模块, 方便用户通过手机控制和远程查看家里情况,典型的设备如智能插座,智能空调,智能净化器等。
AP 模式连接
AP 是 (Wireless) Access Point 的缩写,即 (无线) 访问接入点。简单来讲就像是无线路由器一样,设备打开后进入 AP 模式,在手机的网络列表里面,可以搜索到类似 TPLINK_XXX 的名字(SSID)。
连接步骤:
a. 初始化智能硬件,使智能硬件设备进入 AP 状态
b. 手机切换 WiFi:接入上述 设备出现的 WiFi 名字(SSID)的网络
c. 手机相应软件上设置要接入的无线网络(WiFi 名字和密码)
d. 设备根据手机软件输入设定的 WiFi 配置信息连入当前的无线网络(手机端不需要操作)
e. 手机切回正常的 WiFi,配置完成后会发现新添加的设备
还有一种是一键配置连接:
这种快速连接方式,相对于 AP 模式连接简化操作,省了很多步骤,首次配置速度更快。
一键配置,其大体工作原理如下 :
- 设备进入初始化状态,开始收听附近的 WiFi 数据包。手机/平板设置 WiFi 名字和密码后,发送 UDP 广播包。设备通过 UDP 包(长度)获取配置信息,切换网络模式,连接上家里 WiFi,配置完成。
上面介绍的比较简单,实际实现会有较多的细节需要优化,比如 wifi 频段搜索与存储,数据包校验处理,复杂无线环境处理等。
智能家居的智能硬件连网,可通过网络模块进行连接网络基本上可满足连网需求,而至于网络要求,4G\5G\还是家庭宽带,取决于对网络速度的需求。
以前传统的联网模式是有线,比如家里用的家庭宽带,一般公司用的企业光纤都是这种模式。特点是通过一根看得见的线(电话线/同轴电缆/光纤等)将你连接到ISP(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)。
后来随着通讯行业的发展,无线连接渐渐走入我们生活。最常见的就是手机,用sim卡的手机。
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还有WiFi模式——无线转有线,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,手机连上无线路由器,无线路由器再通过有线光猫联网。
所以我想通过前面简单的介绍,您已经知道了联网不需要手机卡。您把手机里的电话卡卸掉,会发现其实他一样可以联网。虽然会给出警告,但可以拨打110等紧急求助电话。通过WiFi,没有电话卡的手机一样可以任意的访问互联网资源。
不得不很遗憾的告诉您,手机卡被研究出来,是为了方便您的ISP向您收钱,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积极意义。有些手机厂商曾经试图向电信运营商推销过eSIM方案,手机就可以不用卡槽了,方便吧,但是很显然没有成功,因为这会动摇ISP的根基。sim卡是您向运营商证明自己的标志,但不是您在互联网的标志。
5g的全称应该是第5代无线通讯标准,其实现在无线网有线网仅仅只是在终端接入方式上有一点区别,背后是同一张互联网。万物互联,每个联网设备的身份证肯定不会是sim卡,更大的可能是Ipv6(互联网协议第6版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)地址。这家伙有128位,号称能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IP地址。
就目前模式来看,智能家居更可能通过WiFi组网然后通过有线光猫连接到互联网。但是如果能够保证您的ISP先收到钱,各种智能家电通过无线直接连接室内微基站连接互联网,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。
这个不一定是sim卡,但是必须是有类似于sim卡的东西来标记这个设备在网络上的编号。不然没有编号的话物联网就乱了,点下你点了开空调却开成了别人家的空调那岂不啊乱了套了。所以以后发展不一定是sim卡,但是肯定会有一个且唯一的编码去接入无线网络。
猜你喜欢